蚂蚁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 >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 > 第五百三十三章郑玄算什么东西,我蔡邕不服

第五百三十三章郑玄算什么东西,我蔡邕不服(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而这一切的初始,自然是州府出面,建立一座庞大的学宫,开启这新的篇章。

因为只有州府牵头,才能抵挡住来自某些士族的压力,同时扫除敝帚自珍的旧党。

但是学宫这玩意儿,总得有老师吧,而且老师的水平还不能太差,所以张恒就在郑玄身上打起了主意。

要说郑老头的一生,也是传奇的一生。

两汉以来,儒家处于统治地位后,内部又发生了矛盾。

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派吵得不可开交,人脑子都快打出狗脑子了。

可郑玄却和别人不同,他表示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我全都要!

他幼时家贫,四处游学,先后师从于第五元先、张恭祖、太尉陈球和大儒马融。

这几个人可了不得,第五元先曾任兖州刺史,张恭祖是东郡名士,二人都是大儒级别的人物。

而太尉陈球,却是出身下邳陈氏,当时的天下名士,博学多才,胸怀宽广。

嗯……他有个小有名气的侄孙,名叫陈登,字元龙!

而大儒马融,则更是显赫名门,伏波将军马援的后裔,年轻时曾拜在班昭门下,成为第一批习得《汉书》的学子。

而后他又潜心苦学,终成关西学宗!

这些人里面,可是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两派兼而有之。

跟着这些人学习,先后数十载,郑玄的学问终于大成。

返回家乡之后,郑玄更是创立了郑学,正式将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融会贯通,隐隐有天下第一人的感觉!

更难能可贵的是,郑玄求学求名却不求官,一生守节不仕,哪怕生活清苦,却依旧开门授徒。

去年他在青州时,门下弟子三千余人!

除了不能打之外,郑玄在方方面面,都几乎可以比肩孔老二。

这么一位当世学宗,对于学宫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他能加盟,天下的读书人都会争先恐后前来投奔。

而那些想维持知垄断的士族们,也就好对付多了。

什么,你反对开设学宫?

有问题跟郑玄说去,只要你的学问能超过他,我立刻关闭。

以郑玄的水平,就算闭着眼,也能将那些士族虐的体无完肤!

对于邀请郑玄,张恒自然是非常上心,但蔡邕却不这么认为。

“贤婿啊,教化之道,功莫大焉!你欲开设学宫,老夫自是欢喜,但不知学宫是何等规模?”

面对蔡邕的试探,张恒爽快地给出了答案。

“三万人!”

“这么多!”

蔡邕当场失态,连胡子都揪断了几根。

张恒笑道:“昔年武帝设立太学,容纳学子三万余人。如今天下读书人比武帝时多了何止数倍,三万学子又有甚稀奇之处?”

一瞬间,蔡邕明白了张恒的目标。

居然要和太学比肩,可你现在的地盘只有两个州啊!

不过,蔡邕立刻又高兴了起来。

要收容多少学子是州府的事,但对于自己来说,岂不是越多越好!

自雒阳来到徐州后,蔡邕对仕途已经没了心思。

可儒家学者,总是好为人师,对于教化知道的追求,却丝毫没变过。

教授数万学子读书成才,这是多么大的教化之功,肯定是要青史留名的!

一念及此,蔡邕的心思便活络了起来。

“贤婿啊,不知老夫可有幸入学宫?不求一官半职,只要能教授学问,就心满意足了。”

蔡邕又继续捋起了自己的胡须,脸上满是自矜之色。

张恒愕然道:“岳丈,您方才不是说自己老眼昏花,精力不济……”

蔡邕顿时有些抓狂。

那是托词,托词,懂吗!

“老夫虽年迈,却也愿为教化之道增光添彩,虽死无悔!”

蔡老头都把话说到这份儿上了,张恒如何还不明白。

“既如此,岳丈便入学宫当个祭酒如何?”

蔡邕立刻眉开眼笑,点了点头后,却又问道:“学宫当以何者为尊?”

张恒答道:“小婿打算将学宫设立在城外羽山旁,学宫中设山长一位,祭酒三位,博士若干,教习若干。”

一听这话,蔡邕顿时不乐意了。

感情祭酒不是最大的官啊!

“不知贤婿打算任命何人为山长?”蔡邕压着胸中的火气,开口问道。

“自然是康成公。”张恒笑道。

砰!

蔡邕一拍桌案,起身对张恒怒目而视。

“我哪里比不得他郑康成了!”

凭什么他是山长,而我是祭酒!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