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一一七回 阻超凡佳人双护玉 欣聚党恶子独承家

第一一七回 阻超凡佳人双护玉 欣聚党恶子独承家(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且说贾芸和贾蔷送走贾琏后,便进府来拜见邢夫人和王夫人。此后,他俩轮流在外书房住下,白天就和家人们瞎混,有时约上几个朋友聚在一起吃吃喝喝,甚至还聚众赌博,府里的女眷们哪里知道这些事。一天,邢大舅和王仁来了,看到贾芸和贾蔷住在这里,知道这里热闹,便借着照看府里事务的名义,时常在外书房设局,赌钱喝酒。府里那些正经的仆人,贾政带走了几个,贾琏又带走了几个,剩下的大多是赖家、林家的儿子侄儿们。这些年轻人平日里靠着父母的福荫,吃喝不愁,哪里懂得当家理事的道理。况且他们的长辈都不在家,就像没了笼头的马,再加上有贾芸、贾蔷这两个外人怂恿,个个都玩得不亦乐乎。这么一闹,把个荣国府搞得上下混乱,里外不宁。贾蔷还想拉拢宝玉一起玩乐,贾芸拦住他说:“宝二爷那个人运气不好,别去招惹他。那年我给他说了一门极好的亲事,女方的父亲在外面做税官,家里开了好几家当铺,姑娘长得比仙女还漂亮。我特意仔仔细细地写了一封信给他,谁知道他没这个福气……” 说到这儿,他瞧了瞧四周,见没人,又接着说:“他心里早就和咱们这个二婶娘好了。你没听说吗,还有个林姑娘,为他害了相思病死了,这事谁不知道。这也就罢了,算是各自的姻缘。可谁知道他因为这事还恼了我,从此不大搭理我。他还以为谁都想沾他的光呢。” 贾蔷听了,点点头,这才打消了拉拢宝玉的念头。

贾芸和贾蔷还不知道,宝玉自从见过那个和尚之后,就一心想要斩断尘缘。一方面在王夫人面前不敢肆意妄为,另一方面,和宝钗、袭人等人也渐渐疏远了。那些丫头们不知情,还想逗他开心,可宝玉根本不把她们放在眼里。他也不再把家里的事情放在心上。王夫人和宝钗时常劝他读书,他就假装用功,心里却一直想着那个和尚带他去过的仙境。在他眼里,周围的人都是俗人,在家里待着难受,闲暇时便去找惜春闲聊。两人一聊起来,宝玉出家的心思就更坚定了几分,哪里还顾得上贾环、贾兰等人。贾环因为父亲不在家,赵姨娘又去世了,王夫人也不太管他,便和贾蔷混在了一起。彩云时常劝他,反倒被贾环辱骂。玉钏儿见宝玉愈发疯癫,早就跟她母亲说想离开贾府。如今宝玉和贾环哥儿俩各有各的脾气,闹得人人都不愿搭理他们。只有贾兰跟着母亲李纨,一门心思刻苦读书,写好文章后就送到学里请代儒指教。因为近来代儒年老多病,卧床不起,贾兰只能自己努力。李纨向来沉稳安静,除了去给王夫人请安,和宝钗见见面,其他时候一步都不出门,只专心看着贾兰读书。所以,荣府里住着的人虽然不少,却各自过着各自的日子,谁也不愿为谁做主。贾环、贾蔷等人闹得越来越不像话,甚至偷偷典当、变卖家里的东西,各种坏事都干得出来。贾环更是跑去嫖娼赌博,无所不为。

一天,邢大舅和王仁都在贾家外书房喝酒,喝到高兴处,叫了几个陪酒的来,一边听着唱戏,一边互相劝酒。贾蔷说:“你们这样闹太俗气了。我来行个酒令吧。” 众人都说:“好啊。” 贾蔷说:“咱们就玩‘月’字流觞吧。我先说一个带‘月’字的诗句,按顺序数到谁,谁就喝酒,还要说酒面和酒底。必须听令官的,不听的罚三大杯。” 众人都表示同意。贾蔷喝了一杯令酒,说道:“飞羽觞而醉月。” 按顺序数到了贾环。贾蔷说:“酒面要带个‘桂’字。” 贾环便说:“‘冷露无声湿桂花’。那酒底呢?” 贾蔷说:“说个‘香’字。” 贾环道:“天香云外飘。” 邢大舅说:“真没意思,真没意思。你又认识几个字啊,还装起斯文来了!这哪是找乐子,分明是气人嘛。咱们都别玩这个了,还是划拳吧,输的喝酒,输的唱歌,这叫‘苦中苦’。要是不会唱歌,说个笑话也行,只要有意思就行。” 众人都说:“好啊。” 于是开始乱哄哄地划起拳来。王仁输了,喝了一杯酒,唱了一首歌。众人叫好,又接着划拳。这次是一个陪酒的输了,唱了一首什么 “小姐小姐多丰彩”。之后邢大舅输了,众人要他唱曲儿,他说:“我唱不来,我说个笑话吧。” 贾蔷说:“要是不好笑,还是要罚的。” 邢大舅喝了杯酒,便说道:“大家听着:有个村庄上有一座元帝庙,旁边有个土地祠。那元帝老爷常常叫土地来说话解闷。有一天,元帝庙里遭了贼,元帝老爷就叫土地去查访。土地禀报说:‘这地方没有贼,肯定是庙里的神将不小心,让外面的贼把东西偷走了。’元帝老爷说:‘胡说,你是土地,丢了东西不找你找谁?你不去抓贼,反倒说我的神将不小心?’土地禀报说:‘虽说不小心,可说到底是庙里的风水不好。’元帝老爷说:‘你还会看风水?’土地说:‘让小神看看。’那土地到处瞧了一圈,回来禀报说:‘老爷您坐的身子背后那两扇红门不太安全。小神我坐的背后是砌的墙,东西自然丢不了。以后老爷您背后也改成墙就好了。’元帝老爷觉得有道理,便叫神将派人打墙。众神将叹口气说:‘如今连一炷香火都没有,哪来的砖、灰和人工打墙啊!’元帝老爷没办法,叫众神将想办法,可大家都没主意。这时,元帝老爷脚下的龟将军站起来说:‘你们都没用,我有主意。你们把红门拆下来,到了夜里,用我的肚子堵住这门口,难道不比一堵墙强?’众神将都说:‘好啊,又不花钱,又方便又结实。’于是龟将军就当了这个差,庙里还真安静了一阵子。哪知道过了几天,庙里又丢东西了。众神将把土地叫来,说:‘你说砌了墙就不丢东西,怎么现在有了墙还丢?’那土地说:‘这墙砌得不结实。’众神将说:‘你去看看。’土地一看,果然是一堵好墙,怎么还会出事呢?他伸手摸了摸,说:‘我还以为是真墙呢,哪知道是个假墙!’” 众人听了,哈哈大笑起来。贾蔷也忍不住笑了,说道:“傻大舅,你可真行!我又没骂你,你干嘛骂我!快拿杯子来,罚一大杯。” 邢大舅喝了酒,已有了醉意。

众人又喝了几杯,都喝醉了。邢大舅数落他姐姐不好,王仁数落他妹妹不好,说得都很难听。贾环听了,借着酒劲也说凤姐不好,说她以前对自己多么苛刻,怎么欺压自己。众人说:“大凡人呐,都该厚道些。你看凤姑娘,仗着老太太撑腰,那么厉害,如今可好,断子绝孙了,只剩下一个姐儿,只怕也要遭报应呢。” 贾芸想起凤姐以前对自己不好,又想起巧姐儿见了自己就哭,也跟着信口胡诌。还是贾蔷说:“喝酒吧,别议论人家了。” 那两个陪酒的问道:“这位姑娘多大了?长得怎么样?” 贾蔷说:“模样儿长得可俊了。年纪也有十三四岁了。” 陪酒的说:“可惜这么好的姑娘生在这府里,要是生在小户人家,父母兄弟说不定都能做官发财呢。” 众人问:“怎么说?” 陪酒的说:“如今有个外藩王爷,特别多情,正在选妃子。要是被选上了,父母兄弟都能跟着沾光。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众人听了,大多没当回事,只有王仁心里微微一动,不过还是继续喝酒。

正说着,只见赖家与林家的子弟从外头走进来,开口说道:“爷们儿可真会找乐子呀!” 众人连忙站起身来,说道:“老大、老三,你们怎么这时候才来?可让我们好等!” 那两人解释道:“今早听闻一个谣言,说咱们家又出了事,心里一着急,赶忙到府里打听,好在不是咱们家的事儿。” 众人问:“不是咱家的事儿不就得了,那为啥不马上过来?” 那两人接着说:“虽说不是咱家的事儿,可也有点关联。你们知道是谁吗?是贾雨村老爷。我们今儿进府,瞧见他戴着锁子,说是要被押到三法司衙门审问呢。我们见他平日里常来咱们家走动,担心会牵连到咱们,就跟着去打听了一番。” 贾芸夸赞道:“到底是老大想得周到,确实该打听打听。你们先坐下喝杯酒,慢慢说。” 两人推辞一番后,便坐下来,一边喝酒一边说道:“这位雨村老爷,人挺有能耐,也善于钻营,官做得不小,就是太贪财了,被人参了几款,说他勒索下属。如今的万岁爷最为圣明仁慈,最听不得一个‘贪’字,要是因为贪污糟践了百姓,或是仗势欺人,皇上可是极为生气的,所以下旨将他拿问。要是真查出来有罪,只怕他担待不起。要是没这回事,那参他的人也不好收场。如今可真是个好时候,只要有造化,做个官儿就很不错。” 众人说道:“你哥哥就挺有造化的,现在做着知县,还不好吗?” 赖家的那位说道:“我哥哥虽说做了知县,可他的行事作风,我看也未必能保得住。” 众人好奇问道:“是手脚不干净吗?” 赖家的那位点了点头,接着举起酒杯喝酒。众人又问:“府里还听到什么别的新闻吗?” 两人回答:“别的事儿倒没有,只听说海疆的贼寇抓了不少,也押到法司衙门审问了。还审出好些贼寇藏在城里,专门打听消息,瞅准机会就抢劫百姓。如今听说朝廷里的老爷们,个个能文能武,尽心尽力报效朝廷,所到之处,贼寇早就被消灭干净了。” 众人又问:“你们听说藏在城里的贼寇,有没有审出咱们家之前失窃的案子?” 两人说:“倒没听说。好像有人说,有个内地的人在城里犯了事,抢了一个女人,打算下海。那女人不肯,就被贼寇杀了。贼寇正要出关的时候,被官兵抓住,就在抓捕的地方正法了。” 众人猜测道:“咱们栊翠庵的妙玉不是被人抢走了吗?该不会就是这个事儿吧?” 贾环笃定地说:“肯定是她!” 众人疑惑问道:“你怎么知道?” 贾环抱怨道:“妙玉那家伙,最招人讨厌了。她整天装模作样,见了宝玉就眉开眼笑的。我要是见了她,她从来都不正眼瞧我一下。要是真的是她,我才高兴呢!” 众人说:“被抢的人多了去了,哪能就一定是她。” 贾芸说道:“也有点消息。前几天有人说,她庵里的道婆做梦,梦到妙玉被人杀了。” 众人笑着说:“梦话可当不得真。” 邢大舅催促道:“管它是梦不是梦,咱们赶紧吃饭吧。今夜可得大赌一场。” 众人都表示赞同,于是吃完饭后,便开始大肆赌博起来。

一直赌到三更天,突然听到府里传来一阵喧闹声,说是四姑娘和珍大奶奶拌嘴,一气之下把头发都绞掉了,还跑到邢夫人和王夫人那里磕头,说要求她们答应自己出家做尼姑,给她找个地方修行。要是不答应,她就死在跟前。邢夫人和王夫人没了主意,赶忙让人去请蔷大爷和芸二爷进去。贾芸一听,就知道是之前看家的时候,惜春起了出家的念头,想来这次是劝不住了,便和贾蔷商量道:“太太叫我们进去,可我们做不了主。况且这事儿也不好做主,只能去劝劝。要是劝不住,也只能由着她们了。咱们商量着写封信给琏二叔,这样就能撇清咱们的干系了。” 两人商量好主意后,进去见了邢夫人和王夫人,假意劝说了一番。无奈惜春心意已决,非要出家不可,甚至表示不放出她去也没关系,只求能有一两间清净屋子,让她诵经拜佛。尤氏见贾芸和贾蔷不肯做主,又怕惜春寻短见,便硬着头皮自己做主,说道:“这事儿干脆我来担着吧。就说我这个做嫂子的容不下小姑子,把她逼得出家了,也就算了。要是说让她到外头去,那绝对不行。要是留在家里,太太们都在这儿,就当是我的主意吧。让蔷哥儿写封信给你珍大爷和琏二叔就是了。” 贾蔷等人答应了下来。至于邢夫人和王夫人是否同意,且听下回分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