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重生1983年 > 第177章 遗址

第177章 遗址(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正午阳光穿透橡树冠时,卓西度召开了第一次生存会议。王成用飞船残骸的青铜片打磨成犁头,光刻机专家的手指在木柄刻出等距凹槽;林子豪编织藤索的手法,俨然是光纤布线的原始版本;最令人惊叹的是苏晚晴,她用破碎的蓝宝石腕表镜片聚焦阳光,在枯叶堆点燃的火苗里,竟重现了当年光刻机激光校准的聚焦角度。

十五岁的大卓然突然指着对岸惊叫。在芦苇丛掩映处,二十亩野生小麦泛着金浪,穗粒饱满得不像自然产物。当陈伟明跌跌撞撞冲进麦田时,这位人工智能专家突然跪倒在地——麦穗排列的矩阵,正是他设计的首个神经网络模型。

\"有人来过。\"陈世建律师握着半块陶片出现。黑陶上的绳纹里嵌着卓氏集团股票代码,碳十四检测(用篝火灰烬分层法估算)显示距今正好五十年。马云和王石的争吵戛然而止,他们认出了陶片边缘的指纹——那是二十年前车祸去世的首席农学家留下的。

黄昏时分,众人在山坳发现夯土城墙遗址。当卓茜茜捡起城墙缝里的青铜斧时,十岁女孩突然背诵出完整的《齐民要术》——而她从未学过古文。斧柄刻着的甲骨文在火光中显形,正是\"卓氏农垦\"四字。

入夜后,苏晚晴在北斗七星下测绘出惊世蓝图:城墙遗址为基准点,河流作冷却系统,麦田当晶圆厂,整个地形竟与上海芯片制造基地的微缩模型完全吻合。卓西度摩挲着青铜斧上的饕餮纹,突然明白这不是灾难——而是某个存在将他们的科技树转化成了农耕形态。

当第一缕晨光照亮正在夯筑的城墙时,大卓然在新建的粮仓里发现蹊跷:粟米堆自发排列成二进制代码,翻译过来是北京研究院的坐标。而在地窖最深处,小卓然正对着刻满微分方程式的陶罐发呆——那是用良渚文化符号记录的量子力学公式。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